丽华第二幼儿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小一班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幼儿情况。
我班现有36名幼儿,其中男孩21名,女孩15名,有5名为新生。班中多数幼儿为独生子女,其中有半数幼儿为外来务工子女,平日里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的幼儿不占少数。
2、班级常规情况。
由于大都是原班幼儿,彼此都比较熟悉,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开学第一天就基本能正常地开展教学活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我班的幼儿已经适应并习惯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对幼儿园的环境、制度、班级常规等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发展,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初步学会了自我照顾的能力和遵守规则及安全意识,乐意与人交谈,能主动参与自主性活动及其它活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原来胆小、容易怯场的幼儿,交往能力在不断提高,并且能在活动中积极举手发言,清楚的回答问题;大部分幼儿能积极为集体服务,主动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小伙伴;自我服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裤。
3、幼儿发展水平情况。
在上学期中,我班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及需要,通过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并促进了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了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在语言方面,许多幼儿由听不懂普通话到能听懂普通话,有少数幼儿能用普通话主动、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能按自己的意愿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在上学期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够丰富,个别幼儿指导得不够,以至于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不均衡,如沿直线走路较困难,双脚离地跳圈较困难等。有些幼儿不能安静下来倾听他人讲话,并且在和同伴的交谈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出现喊叫等兴奋的情绪。个别幼儿有不良行为习惯,如:跷椅子、遇困难爱哭等。本学期中,我们对幼儿语言方面进行重点的指导和培养。激发幼儿爱表达,爱交往的兴趣,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几名新生中有个别幼儿对于幼儿园较为陌生,在常规与教学等各个方面都还存在较多问题,如不会小便,活动中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等。
二、班级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生活活动。
1、目标: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2)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3)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5)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6)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7)不用脏手揉眼睛。
(8)在提醒下,每天饭前便后洗手。
2、措施:
(1)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
(2)用良好的情绪投入工作,用微笑接待幼儿和家长,工作中情绪稳定。
(3)晨间谈话中,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6)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7)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尤其是对于新生,对幼儿园环境还较陌生,存在一些抵触情绪。
(8)当幼儿因尝试自己做事而遇到困难哭泣时,多给予指导与教育,帮助他们共同把事情完成,并让他们知道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9)体育游戏时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炒黄豆等游戏,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10)按表组织活动,保证幼儿有足够的体育游戏时间。
(11)注意观察新生在园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12)每日午饭期间,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13)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不能讲话。
3、资料形式:观察记录,个案,照片,新闻。
(二)学习活动
1、目标:
(1)学习注意倾听,理解日常用语;继续学习用普通话,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别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听懂日常用语并能按语言调节自己的行为。
(2)喜欢读儿歌、听故事、看表演、看图书,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说普通话,学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4)在语言活动中学会大声表述,在日常活动中不叫喊。
2、措施:
(1)培养幼儿能坚持说普通话,并使用正确的普通话,通过晨间、离园接待与幼儿用普通话打招呼,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幼儿,参与幼儿的游戏。
(2)通过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话,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在备课时能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或指导重点,教学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发展。
(4)开展“我是小明星”活动,利用每天的某个时间段,让幼儿轮流上来表演,形式不限。提供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的机会。
(5)在午间休息或饭前的等待时间里可以教幼儿每日一句,让幼儿能学会更多用语,并能在回家后复述给父母。
3、资料形式:观察记录,个案,照片,新闻,家长短信通知
(三)体育活动
1、目标: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6)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7)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2、措施:
(1)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2)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3)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4)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5)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6)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每周的晨间谈话中涉及至少一次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7)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8)通过家园天地等方式,让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3、资料形式:观察记录,个案,照片,新闻,家长短信通知
(四)游戏活动
1、目标:
(1)教师熟悉游戏规则,用简短的语言和合适的语言节奏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2)在组织时帮助幼儿理解游戏内容并掌握游戏方法,鼓励幼儿主动地与他人交往,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发挥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幼儿主动地与小朋友进行简单地合作游戏,不争抢玩具,游戏结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收放好玩具。
(4)加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能用完整而清晰地语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游戏中能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再见”等。
2、措施:
(1)复习上学期开展的游戏,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收集材料,为开设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与幼儿商量并一起制订游戏的规则。
(2)继续深化游戏,引导幼儿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开展“娃娃家”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指导幼儿游戏,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经验,学习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并动脑丰富游戏的情节。
(3)巩固各类游戏的开展,利用游戏评价或晨间谈话的时候,让幼儿表达游戏的感受,并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加强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资料形式:观察记录,个案,照片,视频,新闻。
范庆庆 姜晔
2015.3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小一班班级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5-03-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管理员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