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前沿>>课程计划>>文章内容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四班班级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5-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管理员
丽华第二幼儿园2014-2015年第二学期中四班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幼儿发展情况
本班现有30名幼儿,其中男孩22名,女孩8名,本学期新增了7名幼儿。全班大都是非独生子女。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所以每个幼儿的脾气性格也不同。大部分家长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积极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有部分家长是双职工,没有时间辅导幼儿;有些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经常不送孩子入园。
我园处在城郊结合地区,我班大多数幼儿是外来人员家庭的孩子,新村孩子占少数。虽说外地人员多,但家长整体素质还算较好,且对孩子期望很高。居民们对于本园也早已熟知,闲暇时间也总爱带着孩子来看一看,玩一玩。
2、班级常规情况
在经过去年一学期的教育和培养,我班的幼儿已经适应并习惯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大部分幼儿能积极为集体服务,主动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小伙伴;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能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但是个别幼儿还是会掉米粒不会主动收拾干净;喝水的时候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也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个别孩子不会按序排队喜欢插队;洗手时能主动排队不推不挤,但在洒水时会把手洒在池子外面;上下楼梯时幼儿能按序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走,但有个别孩子喜欢回头说话挤在一起;午睡时能安静进入卧室,自己独立穿脱衣服,把鞋摆放整齐,安静入睡。
3、幼儿发展水平情况
我们班的孩子能大胆参加各项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原来胆小、容易怯场的幼儿交往能力在不断提高,并且能在活动中能积极举手发言,清楚的回答问题;但在学习兴趣、音乐表现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个别幼儿由于没有上过幼儿园在数学方面落后于同龄的孩子,主要表现在点数,计数等方面。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能按老师的要求画出简单的图画但创造力还不够。
二、班级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生活活动
1、目标:
(1)轻松、愉快地进餐,养成不挑食、不掉饭的良好习惯
(2)继续学习文明的进餐习惯,细嚼慢咽,不挑食。
(3)餐后能简单整理桌面,掌握餐后理洗顺序。
(4)洗手时能按顺序认真地洗,不玩水,洗好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5)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能按顺序穿脱衣裤、鞋子,初步学会叠衣裤、注意养成良好的睡姿。
2、措施:
(1)创设安全、卫生、舒适、愉快的环境,保证幼儿健康、愉快成长。
(2)在悉心照顾幼儿生活的同时,加强一日活动每一环节的教育。
(3)指导幼儿进行一些自理能力方面的训练,如:叠衣服、叠被子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4)在班级中建立值日生,做老师和保育员的“小帮手”,鼓励幼儿争做值日生。
(5)每周进行评奖,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资料形式:照片、家园联系
(二)、学习活动
1、语言领域
目标:一、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会说普通话。
1、会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知道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
2、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地倾听,迅速、准确地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从而正确理解。
3、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能识别普通话的正确发音。
二、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1、有与人交谈的愿望或动机,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快乐。
2、能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运用自己的有关经验,连贯地表述。
3、会用多种方式清楚地提出问题。
三、喜欢听故事等文学作品,对早期阅读活动感兴趣。
1、喜欢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语言美。
2、能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文学作品。
3、喜欢阅读图书,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联系。
4、知道阅读和前书写的基本方法,有良好的阅读、前书写习惯。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创设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让幼儿敢说:
如:利用“晨间谈话”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幼儿想说: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星星、送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让幼儿会说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
(2)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特别对个别语言有障碍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对此,我们老师积极创造机会与其接近,让他充分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并和他们的家长密切的联系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社会领域
目标:
(1)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2)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
(3)引导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知道自己的愿望和兴趣。乐意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喜爱民间节目,了解节日名称和风俗。
措施:
平时创造一些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并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如平时经常带幼儿参观周围的环境,商店、理发店、点心店、医院等,让幼儿熟悉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3、 科学领域
(1)数学方面:
目标:
(1)能初步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
(2)能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3)认识100以内的数量,理解10以内的序数、和数字的实际意义。
(4)会给变化的图形做标记。
措施:给幼儿创造各种操作活动的机会和材料,让幼儿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平时在数学角上放置各种图形、数字、分类板等。
(2)自然科学方面:
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喜欢参加科学活动,尝试用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
(3)喜欢种植活动,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措施:在科学角上放置各种可操作的材料,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还可以是增添种植角,养一些小动物等等。带领孩子做植物或动物的生长观察记录
 4、 健康领域
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意识教育,学习保护自己。
措施:
一、正确引导,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应注意正面引导。
如:(1)教育幼儿不能把异物放入口、耳、鼻内,便可简单明了的告诉幼儿,把异物放入口中,既不卫生,又有危险。
(2)教育幼儿不能私自到池塘边、河边、等地方玩耍,可正面告诉幼儿,若掉入水中,容易因溺水而死。
二、教师还应随时随地的注意周围环境中有关安全方面的不利因素,消除隐患。
如:(1)教室门窗是否有损坏,铁定是否暴露于外,大型玩具是否固定好,电插座是否用胶带遮住等等
(2)进行户外活动时场地是否具有安全隐患等等。
5、学习常规
目标:
(1)要求幼儿在课堂上能认真专心的听讲,不随便插嘴讲话,并积极举手发言。
(2)让幼儿懂的要说话先举手的道理。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发言。
(3)愿意协助老师准备学习用具材料,操作后能整理活动材料。
(4)在老师或同伴的提醒下能自觉纠正不正确的坐姿。
措施:
(1)通过谈话、故事、儿歌等形式,强化幼儿的学习常规。
(2)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等来强化幼儿的学习常规。
(三)、体育活动
目标:
(1)能主动、愉快地参加户外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走、跑、跳、钻、爬、攀等动作比较到位、灵敏、协调。
(2)爱护各种体育器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育器械。
(3)  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各种器械。  
(4)认真进行体育活动,不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前后学会自己脱穿衣物。  
措施:
(1)帮助幼儿了解一些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2)鼓励幼儿多参与晨间运动和室外活动
(3)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同时让个别能力强、热情活泼的小朋友亲近、照顾能力弱的小朋友。
(4)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愉快地情绪体验,尽快地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四)、游戏活动
目标:
(1)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与伙伴之间友好交往,提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操作时不随便走动、不争抢材料。
(3)游戏结束时知道收放、整理玩具,做到迅速、有序、整齐。
措施:(1)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投放充足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需求。
(2) 通过故事、儿歌、谈话等形式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商量做游戏,不争不抢,开心快乐地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和伙伴进行融洽、友好的游戏活动。
(3) 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礼貌、讲团结,为幼儿提供合作游戏的机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