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前沿>>课程计划>>文章内容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大(一)班班级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5-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管理员
 

        丽华第二幼儿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大(一)班班级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在经过两年半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后,我们一起迎来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家长的建议,经过讨论我们拟定了下学期班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方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陪伴幼儿一起经历这有意义的最后一学期。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幼儿情况:我班共有幼儿35人,其中男孩20人,女孩15人。本学期没有转学或插班生,任教老师和上学期相同,保护员阿姨换了一位陈阿姨。

我班的孩子经过小班、中班2年半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他们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他们也好学多问。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大都为独生子女,拥有充分的爱抚与关怀,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身上多少都会有不懂谦让、爱发小脾气、动手能力差喜欢依靠父母和老师等坏习惯。班里也有一些妈妈生了二胎,有家长反映孩子对于弟弟、妹妹的出现心理也有了些变化,家长在家也不会进行正确的引导,造成心理落差,在家脾气很暴躁。

2、班级常规情况:

我班幼儿在一日生活早操、上课、午睡、进餐等一日生活中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纪律性和条理性比较强。

但是班级里几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一小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桌子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

个别幼儿有在厕所打闹的情况,上厕所不能有序的进行,吃饭时会有个别幼儿说话,游戏时特别是户外游戏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个别幼儿追逐打闹等出现不好的现象。 

 

3、幼儿发展水平情况:

我班幼儿在美术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整体绘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在构图方面还有欠缺,没有掌握基本构图的方法,还是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在语言方面面对崭新的一幅画面,很多幼儿都吱吱唔唔不肯讲述,讲述故事断断续续,甚至有幼儿不开口说话。可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痕迹比较多,而给予幼儿自己想,自己讲的机会还欠缺些,下阶段应更好地做好解放幼儿的口此项工作。另外孩子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总是那么几个孩子举手发言。

在社会性方面,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表现欲有了很好的提高,很多孩子的主动交往能力也比较强,部分孩子也能在合作中主动、积极解决活动中同伴的纠纷,但是我们也发现孩子的能力差异比较大,有的孩子还是停留在只会求助老师的阶段,特别是个别女孩子遇到问题只会哭,连求助老师都不会。

二、班级工作目标及措施  
1)生活活动

目标:

1、会整理自己的或者是自己小组的物品,有序地进行一日常规活动,增强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

2、喜欢吃多样的食物,知道食物中的营养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不能挑食,不浪费。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 养成自主入厕、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养成便后冲水、洗手的习惯,并将水洒在水池里。

4、知道睡眠对于健康的意义,增强睡眠的自觉性,能比较迅速地穿脱和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摆放有序、整齐。

5、按要求遵守班级常规及学习常规,如:户外活动遵守纪律,不打闹,爱护班级桌椅等

措施:

1、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对幼儿一日常规进行总结与回顾,鼓励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评价自己与同伴。

2、在健康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睡眠的好处、文明礼貌等。

3、在教室布置“星星榜”,对有进步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正面引导示范

资料形式:晨间谈话、教学活动、观察日记

2)学习活动

目标:

1、能用描述性语言,连贯、完整、有序的讲述图片的内容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2、能与同伴进行协商、讨论,具有初步的语言评价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幼儿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数学游戏,启发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4、培养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活动,愿意争取完成多项活动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5、指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使幼儿掌握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基本的社会技能。

措施:

1、通过学习故事、诗歌、儿歌等作品中的词汇,增加幼儿的词汇量,组织幼儿讲故事比赛,锻炼幼儿语言组织能力。

2、制定数学游戏规则,利用区角活动,投放数学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3、通过游戏的方式,如:“我们都是好朋友”“大带小”等活动,进一步鼓励社会性较弱的幼儿。

资料形式:家长短信通知、半日活动、家长园地等

3)体育活动

目标:

1、走、跳、跑、钻、爬、投掷等动作技能熟练、协调、有力。

2、知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

措施:

1、添置和自制体育活动器材,丰富活动材料,让孩子有东西玩儿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孩子的运动技能,让孩子有兴趣玩。

3、倡导一物多玩,诱发了孩子的创新意识,让孩子有乐趣玩儿

资料形式:图片、观察记录、视频、家长园地等

4)游戏活动

目标:

1. 进一步丰富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主动性。尝试让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中相互协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比较等方法以及尝试运用多种途径来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游戏中的小问题。

2、继续做好游戏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语言、态度、情感及角色间的交往。分析幼儿游戏的水平,适时地给予帮助。如,帮助幼儿逐步独立制定和遵守简单的规则,不断丰富游戏内容;观察游戏中个别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每个幼儿现有的自我成长能力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加以引导。

3、重视游戏的评价。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游戏情况进行讨论的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幼儿学会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创造力,发展下阶段游戏,培养幼儿独立游戏的能力。

措施:

1. 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兴趣下降或是对游戏完成没有信心里,及时增加新的游戏材料丰富内容,吸引幼儿参加。

2、将游戏活动与主题相结合,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游戏活动,丰富幼儿主题活动。

3、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参与游戏评价。

资料形式:观察记录、个案、照片等。

                                                         许波、杨建梅

2015.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