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前沿>>课程计划>>文章内容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大三班班级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5-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管理员
丽华第二幼儿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大三班班级工作计划
热闹喜气的新年已经过去,孩子们又回到了我们的幼儿园,本学期是这批孩子在大班的最后一学期,也是最关键的一学期。再过几个月,他们即将进入学前班,在学前班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将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本班将针对班况及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拟订学期工作计划。
一、        班级情况分析
1、  幼儿情况
本学期本班幼儿36名,女生16名,男生20名。班级内大部分为独生子女,拥有充分的爱抚与关怀,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兄弟之间的交往和亲情,使有的幼儿缺乏社会互动意识、不合群,自顾自,有独占习惯,同情心、责任感比较缺乏。还有个别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整体发展上都还不错,我们将继续给予关注,帮助其在各方面健康成长。
2、班级常规情况
大部分幼儿在两年半的学习后,都能很好的遵守班级常规,之前个别幼儿总是迟到,在和家长沟通之后,每天都能按时来园,对于有意外情况的也能及时和老师请假。上课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举手发言,但仍有个别幼儿倾听习惯较差,比如江子航、孙舟等,喜欢插嘴。在学习活动中,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能根据周围事物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阅读兴趣显著提高,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但是幼儿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在本学期,我们还将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班最不好的习惯就是玩玩具,经常玩的满地都是,收拾玩具的时候收拾不干净,爱推卸责任,大部分幼儿的责任意识较弱,且屡教不改。
3、幼儿发展水平情况
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以及学期末总结的情况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他们的身体状况与3-4岁幼儿相比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平更高了,他们好学多问,能言善辩,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但仍有个别幼儿提升不是太大,平时比较调皮不好学,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并对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但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加强规则意识、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显得由为重要。大班幼儿情感稳定性和有意性也有所增长,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因此,我们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自我控制和调节。
二、        班级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生活活动
1、目标:
(1)    会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能根据情境恰当的使用语言。
(2)    有良好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玩具(以小组为单位),并能收拾整理归类。
(4)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挑食,不剩饭菜,饭后漱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知道不做危险的事情,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保护。
2、措施:
(1)主动和内向的幼儿打招呼,并经常表扬那些能主动打招呼的幼儿,进行相应的奖励措施。
(2)让幼儿观看一些礼仪故事教育片,树立良好的榜样,学习文明用语,并鼓励幼儿讲文明用语。
(3)设立“班级值日生”,一人一天轮流,每周评比“最棒值日生”。
(4)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包办代替,并回访,了解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评比“最能干”小组,并获得五角星奖励,学期结束统计,并表彰。
(6)每天在晨间活动、教育活动或者一日生活中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3、资料形式
观看的视频,“最棒值日生”评比墙,“最能干”小组评比照片,校信通,新闻。
(二)学习活动
1、目标:
(1)养成良好的上课学习习惯,有责任心,能较好的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喜欢和他人一起谈论和故事图书相关的内容。
(5)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6)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及生长中的变化和需要,比较自身与他人的不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7)亲近大自然,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萌发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8)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2、措施:
(1)通过幼儿对自己的哥哥姐姐了解,观看小学生生活学习的照片了解小学生的上课要求,并尝试学习、体验,巩固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常规。
(2)对遵守纪律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违反要求的幼儿进行提醒,并观察,设定改善方案。
(3)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幼儿讲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并对听过的故事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4)实行“一帮一”结对,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幼儿能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幼儿
(5)每组设定小组长,由小组长监督本组幼儿收拾整理学具,学期末评比“优秀小组长”
(6)根据主题变化及幼儿学习情况及时和不断调整数学区域活动材料,注意对生活中数学的引导,通过半日活动或者家长校信通的方式积极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玩数学。
(7)创设“植物角”,和幼儿一起开展植物角活动,关心照顾植物的生长。
3、资料形式
观察记录,新闻照片,家长通知
(三)体育活动
1、目标
(1)在活动时,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自己的需要增减衣服。
(2)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械,结伴游戏,懂得谦让并遵守活动规则。
(3)不远离教师和小朋友,活动时不做危险(不安全)的事情。
(4)器械用完后及时归还,并学会整理放在指定的地方。
(5)能协调地攀登、钻爬、平衡,探索各种钻爬方式,发展空间知觉。
(6)积极探索器械的各种玩法,进行一物多玩,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活动经验。
2、措施
(1)普及一些身体常识,知道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及时的增减衣物。
(2)外出活动时,教师提前查看户外场地的安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每天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并经常性强调活动规则,让幼儿学会互相监督,保证活动的安全。
(4)对于一些调皮的幼儿,教师让其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以免发生意外。
(5)鼓励幼儿结伴游戏,实行“一带一”制度,能力较强的可以带领较弱的一起学习,如“跳绳”。
(6)提供多种体育器械,不断的发现新玩法,并及时与幼儿进行分享交流。
3、资料形式
观察记录,照片
(四)游戏活动
1、目标
(1)了解各项游戏活动的规则并能积极遵守。
(2)愉快主动地参加各类游戏和活动,有充实感,能遵守规则
(3)能爱护玩具和用具,有整理玩具和用具的习惯,能共同使用和参与整理,游戏结束后能物归原处。
(4)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互之间的交往能力,加强对于游戏活动的反思以及改进。
2、措施:
(1)在每次游戏之前都能说清游戏规则,对于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及时发现不良现象,并指正。
(2)尽量选择丰富有趣的游戏进行,对于不感兴趣的游戏教师能及时找寻原因,并及时的更正或更换。
(3)在幼儿游戏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拍下来,和幼儿一起谈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两两合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游戏时间如有特殊幼儿,如喜欢捣蛋的,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跟进观察发现原因,然后采取措施。
3、资料形式
照片,观察记录
 
姚淑杰 徐晨
2015.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