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中秋节 中秋节[zhōng qiū jié],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秋佳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秋节团圆的热闹气氛,丽二幼大三班于9月10日开展了庆中秋系列活动。孩子们与同伴、老师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中秋节,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活动中,班级教师通过不同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知晓中秋节的习俗趣事。老师们组织了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在《嫦娥奔月》、《中秋节的由来》等故事中,孩子们对中秋节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另外,大三班老师还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了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经典古诗《月夜》、《古朗月行》等,现场进行了古诗诵读,朗朗上口、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班级还开展了“说说你吃过的月饼”、“制作月饼”等谈话活动,让孩子们在浓浓月饼情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月饼香香,相信通过此次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还让孩子们体验到动手的快乐,以及幼儿园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快乐的氛围。
图文:徐晨 朱强宝 审核人:马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