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到、吉鸟报,昼夜平分时光好,百花开、雨水少,春色满园关不了。”伴随着琅琅上口的民谣,二十四节气春分如期而至。虽然疫情阻隔了我们出游的脚步,但止不住我们探寻春天的秘密,3月21日,丽华新村第二幼儿园小三班开展了“春分来,竖鸡蛋”活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通过黄老师的介绍,幼儿了解到,春分的意义: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在春分时节,放风筝是踏青的保留节目,古时的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而每年的春分之时,人们都会在田野中采摘春菜、春笋,并把它们做成美味又营养的春饼、饺子、春菜等。“春分到,蛋儿俏。”竖蛋也是春分时一项非常有趣的习俗。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赋予了这个节气美好的寓意,在古老的传说中,每年春分这天可以很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因此不少人习惯在这天,用立蛋的方式来庆祝或纪念春天的盎然生机。
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先尝试着把鸡蛋竖起来,可是怎么竖都竖不起来,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先把鸡蛋摇一摇,转一转,然后把鸡蛋小的一头往上,大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就这样黄老师的鸡蛋竖立起来,小朋友们开始尝试,听到:“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小朋友们的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德育儿童。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传统国学的种子栽植于孩子们的心中。国学不单单只是经典诵读,还包涵了太多的文化传承。(撰稿人:曹婷 黄静蕾 审核人:马美婷)